欢迎访问木兰云雾山研学营地 研学热线:13720192655
  1. 联系我们

    027-61661366

  • 手机:13720192655
  • 联系人:陈老师
  • 网址:www.whyanxue.com
  • 邮箱:34686577@qq.com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木兰云雾山景区研学营地

古色古韵—泥人王泥塑传承

发布时间:2020-02-28 20:13 来源: 未知 作者: admin 点击:

一、研学主题
古色古韵——创作指尖艺术,感悟工匠精神
二、研学对象
小学、初中、高中
三、研学目标
1、核心知识目标
学科 知识目标 星级
生物 通过观察土壤,进行分层实验,探索土壤的组成结构,以及不同土壤的特质。探索影响了泥土的颜色的因素. 四星 
地理 学习不同地区有那些不同的泥土建筑,它们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例如陕西的窑洞,客家土楼,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 四星 
艺术 通过捏泥土了解泥土的特性。通过在素泥胚上面创作,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立体空间感,色彩搭配,丰富想象力。通过作品的塑造了解中国礼仪之美及工匠精神。  五星
历史 泥塑发展史,房屋演变历史,房屋建筑材料演变历史,以泥人王村的特设建筑和泥人王村的泥塑传承历史做导入, 五星 
 
 
 
 
2、21世纪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星级
思辨及问题解决能力 四星 
团队合作能力  四星
沟通表达能力 三星 
创造能力 三星 
 
四、研学特色
1、项目制教学模式(PBL):以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从浅入深,通过项目导入、项目分析、项目探究、项目实践、项目展示、项目总结留个步骤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解决问题。
2、跨学科综合学科教学模式(STREAM),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融入项目内容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巩固学科知识。
3、以学生为中心,研学导师为引导者的角色。
五、研学线路
游客中心/研学基(营)地—泥人王村—餐厅—研学基(营)地—返程
六、研学探究任务
研学的探究以驱动性问题展开,方便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随时记录和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一:土壤的组成结构及土壤的由来?
解决问题二:我国土壤有哪些颜色,土壤有那些类型,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泥土?
解决问题三:用泥土做成的典型建筑有那些?(结合车上所看到的图片)
解决问题四:泥塑的起源与发展史?
解决问题五:房屋演变过程,房屋材料演变?
解决问题六:如果我们小组要做一个泥土做出一个作品,要如何设计呢(三个设计方向)?
 
七、研学活动流程
时间 地点 活动安排 项目环节 研学任务 课程资源
7:00-8:30 学校 集合
前往目的地
团队破冰项目导入 1、在集合地准时集合,出发;
2、路途中破冰
-3个关键词介绍旁边的同学
-说明研学流程,安全要求
-初识泥土,每个学生发一张泥土和泥土建筑图片,陶瓷工艺品(自己去猜测这是什么泥土,分布在我国什么地方)
1、话筒音响
2、勺子
3、泥土和建筑物图片
8:30-9:30 研学基(营)地 开营典礼 团队活动 1、按班级整队
2、开营分享:校领导和营地代表发言
3、开营仪式:主带队老师进入各班级队伍,选营长,抗队旗,喊口号。
1.话筒,音响
9:30-10:30  
 
研学基(营)地地
 
 
环境热身 项目导入 1、集体活动:建房子:一个女生是一块砖,一个男生是两块砖,通过故事说出数字然后成员自动组队,没有组队成功的学生要表演一个小节目或者是介绍自己获得积分,若放弃表演节目无法得到积分,每次抱团成功也可以也得到积分
2、分组活动:各队伍报数分5~6组
3、小组任务:选组长、起队名、画队旗、建规则,凹造型
4、任务说明:发手册,说明任务,积分奖惩机制
1、研学手册
2、队旗
3、彩色马克笔
4、积分卡
 
10:30-11:30 泥人王村 项目一
泥土文化
项目分析探索 1、到达目的地:
课程导入研学导师讲述泥人王村泥塑传承故事
2、探索问题类型一
(1)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匠精神。
(2)中国泥塑起源及发展史。
3、引导学生看到周围的特色建筑讲述房屋发展历史开始第二个知识点
4、 探索问题类型二
(1)最典型建筑有那些?(结合在车上所拿到的图片)?
(2)房屋演变史,房屋材料演变史?(例如高度形态)
(5)每个小组自己选择一点泥土带回研学基(营)地去。
5、各小组分享探索成果
1、研学手册
2、队旗
3、彩色马克笔
4、积分卡
5、迷你杯
 
11:00-12:30 研学基(营)地 项目二
泥土结构
项目分析探索
  1. 项目任务二:进行泥土分层小实验
  2. 探索问题
(1)土壤的组成结构,及土壤的由来。
(2)我国土壤有那些颜色,土壤类型有那些。
(3)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泥土。
3、头脑风暴小游戏:
用10不同词汇描述一种泥土的特质。(举手回答得积分)
4、反思与总结,做记录
1、展板
2、积分卡
 
12:00-13:30 餐厅 午餐,休息  
  1. 坐观光车前往餐厅
  2. 听着音乐,愉快就餐
  3. 午餐后前往“研学基(营)地”场地休息片刻
1、标准餐
2、音响
13:30-14:00 研学基(营)地
 
听故事做游戏   由研学导师指导营长带领队伍完成“云雾山的故事”锻炼倾听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故事稿件
14:00-17:00 项目三
《共创故事》
项目实践
项目任务三:
1、项目导入:给学生出不同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去上色锻炼学生色彩搭配能力(素泥盘、人物、画纸)
2、小组任务:根据积分卡分数排名,各小组积分从高到低依次到研学老师那边抽签最终作品方向,积分第一的队伍获得优先选择权,可以最先选择项目。
A类作品:泥土立体画(小组每人负责一小块,最终拼接成幅完整作品)
B类作品:小组成员共同自己塑造砖块,来完成古建筑的设计
C类作品:塑造4个以上的静态泥人(要求表现不同的形态或表现礼仪之美)
3、小组创意时间:撰写与自己泥塑作品相关的脚本故事(按照研学手册任务要求)
4、利用研学导师发的材料开始完成各组的作品
  1. 各小组进行“讲作品故事”彩排
1、投影仪
2、音响话筒
3、陶土
4、其他综合材料
5、彩色马克笔
6、积分卡
17:00-17:30 结营仪式 项目展示 1、成果发布会
各小组成员带作品上台,进行展示分享
2、校方及组织方总结
3、合影
1、桌子
2、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