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木兰云雾山研学营地 研学热线:13720192655
  1. 联系我们

    027-61661366

  • 手机:13720192655
  • 联系人:陈老师
  • 网址:www.whyanxue.com
  • 邮箱:34686577@qq.com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木兰云雾山景区研学营地

红色传承—云雾山研学之旅

发布时间:2020-02-28 20:13 来源: 木兰云雾山 作者: 泥人王 点击:

一、研学主题
红色传承古色古韵——穿上战服、征战沙场、遥寄相思
二、研学对象
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三、研学目标
1、核心知识目标
学科 知识目标 星级
 
 
语文
阅读或者听老师/学生讲述花木兰的故事,了解《木兰辞》的相关背景、故事情节,探寻故事背后的文化底蕴。
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木兰的故事,或者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进行花木兰故事新编,尝试编写剧本并演绎。
掌握书信的格式,认识传统书法艺术,以及了解如何用毛笔书写对父母的感恩。
五星
 
历史
了解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的历史特点,认识当时面临的主要矛盾。探寻花木兰故事的原型,了解南北朝时期的大型战役。
以古代服饰为切入点,了解南北朝时期人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以及当时的礼仪和文化。通过模拟战争场景了解当时战争中的常用兵器。
五星
 
艺术
学习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这一过程中的颜色搭配、图案设计等。将不同时代的审美特点融入服饰设计之中。
学习表演/模拟战争场景,了解舞台的基本布局与表演的基本技巧。
四星
 
2、21世纪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星级
思辨及问题解决能力 四星
团队合作能力 三星
沟通表达能力 三星
创造能力 四星
使用工具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星
、研学特色
1、项目制教学模式(PBL):在真实情景的进行教学,以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从浅入深,完成项目任务。
2、跨学科综合学科教学模式(STREAM),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融入项目内容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巩固学科知识。
3、以学生为中心,研学导师为引导者的角色。
五、研学线路
游客中心/研学基(营)地—研学基(营)地—餐厅—露天舞台—研学基(营)地—返程
六、研学探究任务
研学的探究以驱动性问题展开,方便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随时记录和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一:南北朝的时代特点有哪些?
解决问题二: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和礼仪有哪些特点?与现在有什么区别?
解决问题三:花木兰故事的原型是怎样的?花木兰的故事弘扬了哪些传统美德?
解决问题四:你还知道哪些战争故事?我们能从战争故事中学到什么? 
解决问题五:尝试编写剧本,讲述和表演木兰征战的故事。
解决问题六: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与现代有什么区别? 
解决问题七:关于书法你知道什么?书信的格式是怎样的? 
七、研学活动流程
时间 地点 活动安排 研学任务 课程资源
7:00-8:30 学校 集合
前往目的地
1、在集合地准时集合,出发;
2、路途中破冰
-结合肢体动作的自我介绍
-说明研学流程,安全要求
-跟着老师朗读《木兰辞》,讲述花木兰的故事 
1、话筒音响
2、《木兰辞》
8:30-9:30 云雾山
空场地
开营典礼 1、按班级整队
2、开营分享:校领导和营地代表发言
3、开营仪式:讲解南北朝时期军队编制,模拟新兵入伍,讲述新兵入营须知;给每个班级一个部队番号,依据部队番号区分队伍,每一队确定队伍口号,一个班级为一个“队”(队为南北朝时期军队编制)。
队伍编制番号牌
9:30-12:00 研学基(营)地 项目一
《探寻传统服饰》
  1. 任务安排
教师讲述本阶段活动内容,然后进行分组。
分组:让学生抽扑克牌,同一花色的为一组,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为南北朝军队编制中的一个“什”,确定一个什长,然后每个什自行划分为两个“伍”,确定每个“伍”的伍长。
项目问题:(1)各朝代服饰与朝代文化、礼仪特点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现代服饰中有哪些借鉴传统服饰的地方?
  1. 项目任务一
每个“什”由什长带领参观蜡像馆,各“什”有各自所需要探究的朝代(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清、现代中选一)。各“什”需要在手册上记录蜡像馆中陈列的所属朝代的人物,并总结该朝代人物的服饰特点。
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相关朝代人物的图片,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
  1. 项目任务二
每个“什”采用手抄报的形式绘制观察到的人物,并绘制朝代人物服饰,可以尝试为不同朝代人物设计服装。
  1. 总结与反思
每个“什”分享展示自己的手抄报,介绍上面绘制的人物,并讲述他们的服饰特点。
每个“什”分享自己对于前面两个问题的回答。
  1. 研学手册
  2. 一副扑克牌(拿掉大小王)
2、队旗
3、彩色马克笔
4、大白纸
12:00-13:30 餐厅 午餐,休息
  1. 坐观光车前往餐厅
  2. 听着音乐,愉快就餐
  3. 午餐后前往“研学基(营)地”场地休息片刻
1、标准餐
2、音响
13:30-15:30 露天舞台 项目二《遇见花木兰》
  1. 场景构建
小组讨论,结合项目一中学习到的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民族矛盾等确定战场(包括所用武器、涉及战争,划分交战双方),同时确定战争原因等。
利用“一棵树”或者静物模仿等方法让学生用肢体表演战场上或者当时朝代所特有的物品,然后把这些“物品”合理地放置在舞台上,构建舞台背景。
  1. 木兰从军
教师介绍战事胶着,皇帝下令全国征兵。在一个小镇上花木兰也听说了这个消息,然后让学生构想花木兰的反应。(教师讲述)
构想的过程可以按照“一人一句话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老师规定故事的开头的结尾,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一人讲一句话将故事补充完整。老师可以对内容进行一些整合。
针对一些涉及人物心理矛盾的环节可以开展“专家外衣”或者良心巷练习,让学生体验角色的内心挣扎。
  1. 荣誉归来
教师介绍木兰从军之后十分英勇,与战士一起浴血奋战共同御敌,最终彻底击败敌军,木兰接下来需要去皇宫面见圣上。(教师讲述)
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尝试表演:
  1. 木兰坦白自己性别的经过;
  2. 皇帝知道木兰是女性时的反应;
  3. 后续发展。
注:以上过程中需要有老师拍照或录像,保存精彩瞬间。
 
15:30-17:00 研学基(营)地
 
项目三
《一封家书》
  1. 古诗接龙
开展古诗词接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接龙的难度;
教师也参与其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性地将内容迁移到与思乡相关的古诗上面;
接龙结束之后总结出现的古诗,特别强调思乡的古诗。
  1. 古代书信
教师介绍古代人表达思乡之情的手段,讲解书法的相关知识,可以使用案例介绍书信的格式。
  1. 一封家书
让学生利用书法书写对某个人的思念,或者表达对父母的感恩。
4、让学生把书信带回家送给相送的人。
笔墨纸砚
17:00-17:30   结营仪式
  1. 校方及组织方总结
  2. 合影
1、桌子
2、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