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木兰云雾山研学营地 研学热线:13720192655
  1. 联系我们

    027-61661366

  • 手机:13720192655
  • 联系人:陈老师
  • 网址:www.whyanxue.com
  • 邮箱:34686577@qq.com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木兰云雾山景区研学营地

蓝色环保——走进云雾山秘境

发布时间:2020-02-28 20:12 来源: 未知 作者: admin 点击:

绿色生态、蓝色环保——走进云雾山秘境,开启感官之旅
二、研学对象
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三、研学目标
1、核心知识目标
9学科 知识目标 星级
生物 通过山谷探险,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认识了解各类植物,如水生、陆生植物;草本、木本、藤本植物的区别等;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并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等知识。 四星 
 
地理
通过云雾山探险之旅,带领学生见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学习掌握山林行走辨别方向的技能;探索季节交替植物的变化,从视觉上感知植被的颜色、形态、和长落对比。 一星 
美术 以自然之物为媒介,通过制作动植物标本、设计艺术作品,让学生探究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提升设计思维及审美素养。 四星 
音乐 以自然之物为媒介,让学生设计树叶乐谱,打开感官,创作音乐。 五星 
 
 
 
2、21世纪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星级
思辨及问题解决能力 四星 
团队合作能力 四星 
沟通表达能力 三星 
创造能力 三星 
 
四、研学特色
1、项目制教学模式(PBL):在真实情景的进行教学,以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从浅入深,完成项目任务。
2、跨学科综合学科教学模式(STREAM),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融入项目内容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巩固学科知识。
3、以学生为中心,研学导师为引导者的角色。
五、研学线路
游客中心/研学基(营)地—八里柳溪——餐厅—研学基(营)地—返程
六、研学探究任务
研学的探究以驱动性问题展开,方便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随时记录和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一:你见到了哪些植物?有哪些是你认识的?
解决问题二: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有哪些差异?
解决问题三:植物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解决问题四:如果我们小组要利用植物叶片设计一样作品,如何设计呢?要呈现哪些东西呢?

七、研学活动流程
时间 地点 活动安排 项目环节 研学任务 课程资源
7:00-8:30 学校 集合
前往目的地
团队破冰
项目导入
(一)
1、在集合地准时集合,出发;
路途中破冰
①歌曲《     》传唱,如《童年》、《黄鹂鸟》
规则:学生传唱脍炙人口的歌曲《    》,找出歌曲中的动植物,分享与之相关的故事。
②初识动植物
每个学生抽一张动植物图片(部分图片取自于八里柳溪中,每一排的同学描述其形态结构特征。
研学导师选营长,并说明研学流程,并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1、话筒音响
2、植物图片
8:30-9:30 云雾山
空场地
开营典礼 团队活动 1、按班级整队
2、开营分享:校领导和营地代表发言
3、开营仪式:
①带队老师,自我介绍
②带队老师进入各班级队伍,给学生发背包,换服装,营长抗队旗
1、研学背包
9:00-10:00 八里柳溪入口空场地 项目一
《自然探秘》
项目导入
(二)
  1. 团队建设
集体任务:《落叶跳舞》演绎活动——学生分组按要求演绎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指定动作,如“树的生长”、“大风吹”、“小风吹”等。
分组任务:各队伍报数分5~6组
小组任务:选组长、起队名、画队旗、建规则,凹造型
任务说明:发手册,说明任务,积分奖惩机制
1、研学手册
2、队旗
3、彩色马克笔
4、积分
10:00-12:00 八里柳溪   项目分析
项目探索
  1. 小组解读任务,研学导师确认任务理解情况。
  2. 学生按照小组排好队列出发,按照规划,前往巨石阵各区间段。
3、知识信息搜集:通过游历山林,观察其中的动植物,记录其形态结构、颜色特征。并在研学手册上填写相关信息 。
①你观察到了哪些动植物?它们属于何种类别?
②动植物的形态结构、颜色种类是什么样的?
③动植物在结构上分为哪几个部分?
4、样本收集
①以小组为单位,按照类别要求沿途拾捡落叶、树枝、花朵、昆虫等材料。
5、各组依次分享探索成果,带队老师带领大家倾听,提问,交流。
6、反思与总结,并做记录:做的好,有待提升之处?
1、植物介绍牌2、植物标本收集袋
 
12:00-13:30 餐厅 午餐,休息  
  1. 坐观光车前往餐厅
  2. 听着音乐,愉快就餐
  3. 午餐后前往“研学基(营)地”场地休息片刻
1、标准餐
2、音响
13:30-14:00 研学基(营)地
 
团队提神活动   由研学导师指导营长带领队伍完成“八里柳溪的故事”活动,提神、锻炼倾听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1、故事稿件
14:00-15:00 项目二《自然之音》 项目实践 1、以自然之物为媒介,让学生设计树叶乐谱,打开感官,创作音乐。
①师生演唱朗朗上口的歌曲。
②利用树叶为歌曲的音调制作特殊符号,创作“树叶乐谱”。
1、投影仪
2、音响话筒
3、植物树叶等
4、其他综合材料
5、积分卡
15:00-17:00 项目三
《自然创作》
  1、知识大比拼:
将学生收集的各类植物材料进行展示,一同学习植物的颜色、形状、名称等知识,以及植物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关键知识点;
2、动植物标本制作:将收集到的植物材料做成标本
①标本的形式具有多样化,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分别制作不同类型的标本,如
“琥珀”——水晶滴胶创作
“叶片画”——在树叶上进行创作,绘画各类动物、昆虫的图案
“动态书签”——使用花瓣、树叶等材料在书签上拼接出各类场景的形态
展板设计:
各小组结合自己创作的作品,设计展板,要求展示出动植物的结构特征、颜色样式等信息。
3、植物标本长廊
将各小组制作的标本融合在一起,按照特定的设计思路(如植物生长过程、植物结构划分),创作植物标本长廊。
4、项目展示设计及彩排
各小组给设计的“植物标本长廊”,编写故事,进行展示彩排。
1、投影仪
2、音响话筒
3、植物树叶、树枝等材料
5、其他综合材料
6、展板
17:00-17:30 结营仪式 项目展示
总结反思
  1. 成果发布会
各小组成员带作品上台,进行展示分享
  1. 校方及组织方总结
  2. 合影
1、桌子
2、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