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木兰云雾山研学营地 研学热线:13720192655
  1. 联系我们

    027-61661366

  • 手机:13720192655
  • 联系人:陈老师
  • 网址:www.whyanxue.com
  • 邮箱:34686577@qq.com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木兰云雾山景区研学营地

绿色生态-探寻茶文化

发布时间:2020-02-28 20:12 来源: 未知 作者: admin 点击:

一、研学主题
绿色生态——探寻“绿野”仙踪,感知中国茶文化
二、研学对象
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三、研学目标
1、核心知识目标
学科 知识目标 星级
生物 通过探访茶园,学习了解种植茶叶的气候、土壤、水分等要求;了解茶叶的不同类型。体验采摘茶叶的过程,学习采茶的手法及工具的使用。 四星 
 
化学
通过体验茶叶制作过程,初步了解各类茶的制作工艺,学习制茶的步骤,了解炒茶过程中茶叶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探索温度对茶叶发酵的影响。 三星 
艺术 以自然之物为媒介,通过制作茶叶标本、设计艺术作品,让学生探究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提升设计思维及审美素养。 二星 
人文 学习中国茶文化,了解泡茶的一般步骤及各类喝茶器具的文化背景。学习泡茶待客礼仪之道。 三星 
 
 

2、21世纪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星级
思辨及问题解决能力 四星 
团队合作能力 四星 
沟通表达能力 三星 
创造能力 三星 
 
四、研学特色
1、项目制教学模式(PBL):在真实情景的进行教学,以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从浅入深,完成项目任务。
2、跨学科综合学科教学模式(STREAM),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融入项目内容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巩固学科知识。
3、以学生为中心,研学导师为引导者的角色。
五、研学线路
游客中心/研学基(营)地—茶园——餐厅—研学基(营)地—返程
六、研学探究任务
研学的探究以驱动性问题展开,方便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随时记录和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一:你知道哪些茶叶?茶叶分为几种类型?
解决问题二:什么样的土壤、气候、地形适合茶叶种植?
解决问题三: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决问题四:如果我们小组要利用茶叶设计一样作品,如何设计呢?要呈现哪些东西呢?
解决问题五:如何泡一壶好茶?你知道泡茶待客的礼仪之道吗?
七、研学活动流程
时间 地点 活动安排 项目环节 研学任务 课程资源
7:00-8:30 学校 集合
前往目的地
团队破冰
项目导入
(一)
1、在集合地准时集合,出发;
2、路途中破冰
①歌曲《     》传唱,如《山茶歌》、《山茶之歌》
规则:学生传唱脍炙人口的歌曲《    》,找出歌曲中描述茶的语句,分享与之相关的故事。
②初识茶叶
每个学生抽一张茶叶图片,每一排的同学描述其形态、色泽、口感、功效等知识。
研学导师选营长,并说明研学流程,并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1、话筒音响
2、茶叶图片
8:30-9:30 云雾山
空场地
开营典礼 团队活动 1、按班级整队
2、开营分享:校领导和营地代表发言
3、开营仪式:
①带队老师,自我介绍
②带队老师进入各班级队伍,给学生发背包,换服装,营长抗队旗
1、研学背包
9:30-12:00 茶园 项目一
《中国茶道之产茶》
项目分析
项目探索
1、小组解读任务,研学导师确认任务理解情况。
2、学生按照小组排好队列出发,按照规划,前往云雾山茶园。
3、知识信息搜集:通过游历茶园,记录茶叶的形态特征,探索茶叶种植的环境要求。并在研学手册上填写相关信息 。
①茶叶的形态结构、颜色种类是什么样的?
②你观察到的茶叶与日常喝的茶叶有什么区别?
③茶叶种植对气候、土壤、水分有什么样的要求?
4、教师现场讲解茶叶种植的知识
5、土壤探究实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现场采集茶园的土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土壤分层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对茶叶生长的影响。
6、茶叶采集
①老师为学生演示采集茶叶的过程方法。
②以小组为单位,采集茶叶。
5、各组依次分享探索成果,带队老师带领大家倾听,提问,交流。
6、反思与总结,并做记录:做的好,有待提升之处?
1、茶叶介绍牌2、茶叶采集工具
3、土壤分层实验套装
12:00-13:30 餐厅 午餐,休息   1、坐观光车前往餐厅
2、听着音乐,愉快就餐
3、午餐后前往“研学基(营)地”场地休息片刻
1、标准餐
2、音响
13:30-14:00 研学基(营)地
 
团队提神活动   由研学导师指导营长带领队伍完成“云雾山茶的故事”活动,提神、锻炼倾听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1、故事稿件
14:00-16:00 项目二《中国茶道之制茶》 项目实践
1、项目导入——茶水口感与什么因素有关?
泡制不同品质的茶叶,让学生品尝,并猜想影响茶水口感差异的原因?——茶树品种、制茶工艺、冲泡水质、水温、时间,以及储存是否得当。
2、项目知识学习
结合下一环节任务,老师向学生讲解茶叶在炒制过程中经历的变化,提出火候、时间、手法与力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3、项目实施——炒茶体验。
学生体验炒茶的过程,将采集的嫩芽炒制成可以冲泡的茶叶。
①制茶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炒茶的步骤,并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②在控制火候、时间的前提下,学生分工完成制茶作业,探究手法与力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 项目验证
学生冲泡自己制作的茶叶,品尝口感,与同学们交流。
  1. 项目总结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要点。
6、项目拓展
结合茶叶相关素材,设计并创作茶产品。如:
①云雾山小罐茶——将炒制好的茶叶包装,并为包装罐设计图案。
②制作茶叶标本:
“琥珀”——水晶滴胶创作
“动态书签”——使用茶叶等材料在书签上拼接出各类场景的形态
1、投影仪
2、音响话筒
3、茶叶嫩芽
4、制茶工具
5、积分卡
6、绘画工具
7、其他综合材料
16:00-17:00 项目三
《中国茶道之品茶》
 
  1. 中国的茶文化学习
  2. 泡茶方法学习
老师教授学生泡茶的方法,学生学习并记录过程。
3、尊师奉茶
学生独立泡上一壶云雾山茶,并用礼仪待客的方式为老师奉茶。
1、投影仪
2、音响话筒
3、茶叶
5、喝茶器具
6、展板
17:00-17:30 结营仪式 项目展示
总结反思
1、各班总结: 围成一个圈,带队老师引导各小组总结一天研学的收获,分享方式多样化(表演、画图、口头分享等)。
2、校方及组织方总结
3、合影
1、桌子
2、照相机